??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在十项重点工作首位。
即墨区工业底蕴雄厚,作为青岛实体经济发展、城市扩容扩能的重要承载区,被寄予“当好壮大实体经济排头兵”的厚望。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城市经济实力要突出重围、增能起势、竞争领跑,关键看产业集群,根源在重点项目。”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说。
下一步,即墨区将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新活力、新支柱、新动能、新引擎,抓牢“双招双引”主战场,突出项目建设生命线,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链群化、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位于即墨的一汽解放商用车生产线。
??
传统产业持续壮大
在即墨区确定的六大主导产业中,汽车、纺织服装、商贸流通是三大优势传统产业。
日前,奇瑞青岛基地建设迎来新进展,涂装车间工艺设备已开始进场安装,后续设备将陆续安装,计划8月30日完成主体设备安装、11月份整车下线。
汽车是青岛市的支柱产业,目前,在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新能源轻卡、奇瑞等四个整车项目带动下,即墨区已聚集了多个汽车产业链条企业。奇瑞汽车11月投产后,将加快形成年产20万辆整车、产值多亿元的带动效益,推动即墨向年产万辆整车、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值“双千亿”迈进。
5月10日起,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划》,青岛将立足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现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打造青岛国际汽车城,这也给即墨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即发集团超临界无水染色示范线进入规模化应用,童装产值居全国童装产地前三名,卫衣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七成以上份额……作为中国服装行业“双名城”(中国针织名城、中国童装名城),青岛纺织工业“上青天”荣光的传承区,即墨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多年积淀的就业增收产业,也是面向未来的时尚开放产业。
今年的即墨区第一次党代会和“两会”,对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产业,着力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汽车产业,促进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全面量产、奇瑞乘用车基地整车下线,奇瑞科技等10余个配套项目同步建设;推动九合重工产业园一期交付使用,加快引进新能源整车和“三电”领域重点项目。
纺织服装产业,鼓励即发、雪达、酷特智能等骨干企业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引进一级电商平台整合资源,利用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市场;推动即发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提升童装、卫衣聚集度和知名度。
商贸物流产业,坚持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国内电商与跨境电商并重,推动百联奥特莱斯、万达广场开门纳客,首创物美综合体主体施工。大力培育仓单质押、期货交割等高附加值业态,促进国际生鲜电商孵化基地早日投产。
??
新兴产业全面起势
1月27日,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制造”第一股。
3月30日,创新奇智发布IPO后首份成绩单,年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86.3%,成为中国制造业AI解决方案市场最大的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
创新奇智只是即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创新奇智落户地即墨经济开发区为例,这里先后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优质项目10个,带动50余家企业落户集聚,涉及总投资80亿元,目前在库储备战略新兴产业项目20余个。
“年10月份投产以来,产能逐步上升,目前,公司订单充足,部分订单排期已到11月份。”青岛泰睿思微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泰睿思微电子是一家以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主体的半导体器件封装和测试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封装测试、芯片封测。
三年前,即墨没有一家芯片企业。泰睿思微电子来了,每月封测芯片4亿颗;青岛惠科量产了,产能连续5个月实现提升……如今,即墨逐渐成为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汇聚泰睿思、惠科等40余个项目。
下一步,即墨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准招引头部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围绕芯片新材料、封装测试、显示面板等细分领域,规划布局创新奇智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基础配套,促进惠科晶圆半导体增产达产;依托云路先进材料建设软磁材料产业园,争创国家级低碳新材料产业园。
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力海洋创新药、中成药、医疗器械等领域,促进蓝谷药业、大医精诚、瑞利生物竣工投产,北沃医疗主体完工,打造全市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
另外,未来五年,即墨区还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到年,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50家、“瞪羚”“独角兽”企业2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以创新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要当好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就必须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
在即墨国际陆港枢纽产业基地(启动区)项目现场,塔吊繁忙运转,工人们戴好口罩,有序开展施工作业。“目前,项目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我们严格落实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合理调派人手,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即墨国际陆港物流事业部负责人于莎莎说,项目规划占地约58.63亩,主要开展海铁联运、冷链仓储、保税寄售、供应链贸易和电商分拨等业务,打造胶东半岛最大的公共型生活资料分拨中心。
一栋栋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充满异域风情……走进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项目,一座融合意大利托斯卡纳建筑风格和海洋风情的欧式复古小镇雏形显现。目前,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并通过验收。
作为全国第九座百联奥莱广场,项目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一期引进品牌个,以国内外精品男装、女装、童装、运动、户外、鞋履和家居品牌折扣店为核心,吸引阿玛尼、雨果博斯、耐克、斐乐、盖璞等国内外一线品牌落户,其中不乏区域首店。启用后,这里将成为即墨西部唯一“主题购物+休闲旅游”的商业综合体,辐射青岛市区和潍坊、烟台等周边区域。
今年以来,即墨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迅速凝聚起“盯紧项目论英雄”的共识,在全区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的热潮。
下一步,即墨区将盯紧产业抓项目,聚力突破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喜新不厌旧、抓大不放小、求远不舍近,形成优势产业大项目“顶天立地”、专精特新小项目“铺天盖地”态势。
??
记者
王涛
编辑
周倩
来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原标题:《即墨:当好壮大实体经济“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