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度市东南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仍留存距今已有余年的始建于东周的古城——即墨故城遗址,这里曾是古代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年,即墨故城遗址(含六曲山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墨故城遗址
作为中国文明起源阶段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大遗址,即墨故城是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即墨故城近貌
春秋时,齐大夫朱毛曾居于此,故俗称“朱毛城”;西汉时胶东国康王刘寄曾设都于此,所以又名“康王城”。▲西汉猴子抱树铜灯台据《重修即墨县志》记载:“故即墨城,齐初并莱,以莱古都辽远,建此城于莱国之中,北依群山,南控芥莒,名朱毛城,后为即墨。”如此,古城应始建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即墨经济发达,成为齐国五郡之一。项羽灭秦后,大封诸侯,分齐地为齐、胶东、济北3国,即墨为胶东国郡。西汉文帝分齐地为7国,即墨仍为胶东国都城。景帝时封子刘寄为胶东王,治即墨,传至六世时被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所废。东汉时期,即墨故城失去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地位,渐渐衰废。到隋开皇十六年(),县城移至不其城(今城阳一带)北10公里处,即为今日即墨城。而即墨故城遂倾圮为遗址。▲西汉鎏金铜凤鸟据考证,即墨故城分内、外两城。外城南北长达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南、西两面城墙已不存,北城墙残高约1米,尚留遗迹,东城墙尚存米,城基宽约30-40米,高4-5米,全为夯土板筑。▲战国节墨之法化刀币
东城墙北段沿尤水(即今之小沽河)之走向而建,南段折向西南。现存长1.5公里,高约4至5米,厚约30—40米的城墙,均为夯土板筑,层次清楚,异常坚固。北城墙因文革期间窑厂取土烧砖,仅存高约半米,长不足千米。内城位于外城东南部,城墙虽已不存,但已探明的遗迹有建筑群、东西仓、贮货湾等。即墨故城常有铜剑、铜戈、箭镞、弩机、回纹铺地砖、大型空心龙纹砖、战国齐刀币、燕明字刀币、齐刀币钱范、汉半两钱范等文物出土。
▲即墨故城出土文物
多年来,这里先后出土大量兵器、青铜器、建筑材料,地下埋藏极为丰富。即墨故城曾长期作为秦汉时胶东郡治和胶东国的国都,遗址清晰,方位明确,历史记载详细,为研究我国古代郡国历史、沿革、城市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即墨故城军事地位重要,燕国大将乐毅在故城北部筑城,田单大摆火牛阵破燕复齐,这些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即墨故城出土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即墨故城西北3.5公里处,山东省最大的古墓群——六曲山墓群便坐落其中,成为即墨故城遗址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六曲山墓群东起龙虎山,西止窟窿山,东西绵延30华里,横跨30余个山头,分布于平度市麻兰镇、古岘镇、云山镇3处乡镇。▲六曲山墓群遗址近貌
据资料记载,墓群现有包括西汉康王刘寄等6代胶东王陵在内的古墓360余座,大部分为汉代墓葬,少数属东周墓葬,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均为我省罕见。这些墓葬方位明确,封土高大,部分大型墓筑有余平方米的方台,并有建筑遗迹,墓周围散布着大量汉代板瓦、筒瓦、残卷云纹瓦当、花纹砖和残空心砖等,大型墓前的方台都残存一个斜坡,延伸到墓前,可能是台阶部分。整个古墓区长满松树、灌木、野草,部分台上被村民种上果树。六曲山墓群对于研究汉代胶东国的历史及殡葬制度提供了重要佐证。END延伸阅读跟团旅游这一问题你遇到过吗?听听律师怎么说……喜报!青岛3家景区上榜中国旅游景区欢乐指数Top快来答题!门票、餐券、大礼包……总额度60万奖品等你来拿~还有机会成锦鲤!*文中照片由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编辑杨琪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