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开拓者前进的刻度。
青岛市即墨区自撤市设区以来,以“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为目标,围绕“品质即墨”建设,大手笔擘画城市建设蓝图。坚持设施为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坚持民生为本,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坚持管理为要,不断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一番作为蹄急步稳,带来的是城市气质的华美蝶变,如今的即墨,千年古城底蕴犹存,现代都市品质渐成。
滨海公园
设施为基,让功能更完善
“现在进出即墨太方便了,道路四通八达,方式多种多样,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啥都行,确实方便。”在即墨做生意的浙江商人陆长远说。
围绕重要交通枢纽打造,即墨不断推进以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重点的“外接内联”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仅近两年就新建或整修道路23条,全区公路里程超公里。如今,城际铁路、地铁、公路交通像一条条动脉,连接起即墨大地各个角落,疏通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
墨城俯瞰张龙
如果说城市交通像标识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符号”,绿化提升工程则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屏障”。即墨加快城市园林建设,一条条林荫大道长得葱茏茂盛,一个个“口袋”公园散落在街头拐角。截至目前,即墨区已完成90多个项目,改造和建设总面积约万平方米,“出门见绿、推窗赏绿”已成市民生活常态。
除此之外,即墨还开展城区支流河道整治、城区污水管道改造,完成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和进水调试,配建排水管道16公里,改造雨污混流点余处,在龙泉河、墨水河治理中实现了中水回用。
即墨区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的大笔投入,换来了现在城市容颜和功能的巨大提升。
民生为本,让市民更幸福
市民幸福感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尺。即墨区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冀和向往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解决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烦心事”入手,圆百万群众的宜居梦。
针对城区停车难的“嘈点”,即墨加大对停车资源排查挖潜和停车泊位规划建设力度。去年以来城区停车泊位增加个,在商贸聚集区建立立体停车场,多条道路推行了智慧停车项目,附近哪里有空车位,手机一查便知。
同时,根据城区范围的扩大和通行能力的提升,持续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截至目前,城区共有公交线路28条,城乡公交线路6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达到公里。今年6月12日,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