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结硕果山海同心赴小康青岛市即墨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dianping.html

六月的清晨,走在紫云云岭街道城东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道路上,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校园内发出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朝气蓬勃;在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新民村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内,满山的蛋鸡“咯咯咯”协奏出脱贫的曲调,响彻山谷......

 

这些生动的场景,与青岛市即墨区对口扶贫协作密切相关。去年,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获青岛对口帮扶资金万元;今年年初,新民村林下生态蛋鸡产业获得青岛对口帮扶资金万元扩大规模。帮扶资金的注入为紫云自治县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教育扶贫是拔穷根最扎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于去年8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60亩,可容纳42个教学班级,办学规模可达人,总建设面积平方米。

紫云六小学生正在进行课间活动

 

“学校的建立为移民搬迁的孩子提供了家门口上学的大好机会,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上学难题。”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校副校长赵瑛说,目前,紫云六小有28个教学班,学生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人,易地扶贫搬迁子女人。

 

从长远来看,紫云六小彻底解决了云岭街道城东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周边村寨的个学生就近入学困难,实现了“五个一批”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目标,“青岛市即墨区对我们紫云教育的大力帮扶下,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教育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瑛说。

紫云六小学生在美丽的操场上进行活动

 

产业扶贫是群众增收的长效脱贫手段。新民村的山坳上,养殖人员马正兰一大早就打开了鸡舍的大门,生态蛋鸡迎着朝阳飞奔向林下觅食,在林地下,马正兰一边给鸡喂食一边说:“我是本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老公一起在养殖基地上班,每个月两口子能有左右块钱的收入,通过家门口就业带动了我们稳定脱贫致富。”

 

“新民村林下生态蛋鸡是年开始发展的脱贫产业,年初投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万元扩大规模,共建设脱温鸡养殖大棚6个,林下生态鸡舍个,现在已经初步实现年出栏6万羽鸡的养殖规模。”新民村副主任班继船向记者介绍,新民村发展林下生态蛋鸡产业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50个,产业覆盖松山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助力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以上。

工作人员们将每日收集上来的鸡蛋进行挑选、分拣、分级打包

 

据介绍,新民村林下生态蛋鸡基地内饲养的鸡为铁脚麻鸡,养殖4个月开始产蛋,天后宰杀销售,好生态造就好品质的生态蛋、生态肉走上了贵阳、上海、青岛等地市民的餐桌,并获得消费者的喜爱。该项目采取7:2:1的利益联结模式,即纯收益70%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分红、20%用作合作社运营管理、10%用于奖励在基地务工农户。

 

扶贫协作不断升级,合作链条越来越长。今年年初,依托“东西协作+金融创新”,经多方协商后,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与紫云自治县开展合作,将“期货+保险”模式首次引入贵州,有效规避了鸡蛋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为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鸡蛋产业“期货+保险”县域全覆盖项目,对全县包括新民村的村合作社在内的7家蛋鸡养殖合作社(含产业公司)鸡蛋分批次投保,预计投保数量吨以上,保障金额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户。

春暖花开时节,紫云自治县新民村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内,林下养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蓬勃发展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宽。”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两地携手书写脱贫攻坚的新篇章,凝结着两地对口扶贫协作的深厚情谊,镌刻成携手共奔小康的时代丰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家林

编辑向淳

编审胡丽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5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