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楹联匾额赏析二

北京酒渣鼻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0068.html
学宫南门楹柱外侧联

墨水河

流,鉴

百代沧桑史;上联(东一)

田横岛

在,振

一城仁义风。下联(西一)

鉴[释义]在《辞海》中有如下一条解释:中国古代器名。青铜制。形似大盆。用以盛水或冰,巨大的或用做浴器。盛行于东周。古时没有镜子,古人常盛水于鉴,用来照影。战国以后大量制作青铜镜照影,因此铜镜也称为鉴。

上联:即墨古城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万历版《即墨志》和同治版《即墨县志》均有此记载(“以其地临墨水,故名”)。墨水河环城西南而过,作为即墨古城天然形成的护城河,在古代具有战争防御的作用。同时,墨水河又是即墨的母亲河,数千年来,她以甘冽的乳汁哺育了这方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孕育了灿烂的墨河文化,见证了即墨的历史发展。

下联:歌颂齐王田横与五百义士壮烈殉节的历史事迹。田横本属齐国贵族,秦末反抗秦朝暴政,后自立为齐王。汉朝建立后,田横兵败率五百士退居即墨东部海域中一荒岛上(今即墨境内田横岛),不向汉帝称臣。公元前年,汉高祖刘邦遣使臣前往岛上召田横赴洛阳,同时宣谕:田横来,大可封王,小亦封侯;倘违诏不至,将发兵加诛。田横即带两名门客应诏赴洛阳,行至河南偃师,自刎而死,二门客亦随之死。刘邦闻后,感其忠义,痛哭流涕,命以王礼厚葬之。留守海岛上的五百门客惊闻此噩耗,悲愤异常,集体面向洛阳方向且拜且哭,一边唱着哀歌《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唱毕,五百义士全都挥剑自刎而死。(薤,音xiè)

徐悲鸿作品《田横五百士》

后人对田横及其五百义士之高节仁义非常钦佩,为了纪念他们,便将海岛命名为“田横岛”,于岛的最高处修筑了五百义士冢,四时祭祀。司马迁在《史记?田儋列传》中曾慨叹:“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年至年,旧中国正值内忧外患之际,艺术大师徐悲鸿历时三年,满怀激愤地创作了著名油画《田横五百士》,描绘了田横与宾客拱手告别的悲壮场面,用以激励中华儿女坚持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也表达了千载之后对田横及宾客的敬仰之情。当代诗人贺敬之有诗云:“史家是非置勿论,中华千秋浩气存。田横五百殉此岛,海潮如诉告来人。”

学宫南门楹柱内侧联

山海

名区,看

淮涉流金,崂峰积翠;上联(东二)

人文

古道,欣

乡风慕义,里俗尚商。下联(西二)

毓[释义]《辞源》中有如下解释:①生,养。②孕育,产生。本联中作②解。

偱[释义]《康熙字典》有如下解释:须伦切,音旬。述也。偱,音xún,通“述”,意为传承,传述。

乡风慕义[释义]乡,通“向”。乡风慕义,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里俗[释义]指乡里风俗。

上联:即墨古城三面濒海,右伏马鞍(山),北至灵山,南依崂峰,东临天柱(山),史称“形胜为东方冠”。淮涉河(墨水河前称)绕城穿市回环曲折进入城厢地区,映山衬廊,风光无限,素有“淮涉八景”之美。

下联:山东素称“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在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曾孕育了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战国时期“三齐名区”之一的古城即墨,在文化上,崇尚儒学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各种优秀的思想,做到兼容并包。在经济上,传承原为东夷族的古即墨人崇商的理念,深化姜太公提倡的国策“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即墨之饶,与临淄并夸殷盛”。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奠定了即墨商人诚实、仁义、智慧的商业精神,直到今天,即墨经济繁荣、藏富于民,也受益于这一精髓的传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