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在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沿海城市众多,但是能被称为滨海城市的却极少,因为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中很多都是泛黄的泥沙冲击区,不像青岛这样海水清澈,多礁石、沙滩、海湾,再加上深水港口和冬暖夏凉的气候,让青岛拥有了发展旅游、航运等产业的天然优势,在青岛有一套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了无数人的向往。对海的向往也充分体现在了青岛的城市发展上,从西部老城区起步一路沿海发展到了沙子口,在东岸城区的金边饱和后,又开始发展即墨东部沿海的金边(蓝谷),西岸城区金沙滩金边发展饱和后,也相继开发了灵山湾、古镇口等。可以说将沿海区域开发到了极致。如果说沿海发展是出于青岛这座滨海城市的感性,那城市总体规划则体现了青岛成为国际化大城市的理性。不管是早期的三点布局,组团发展,再到全域统筹、三城联动,再到三湾三城,直至最新的青岛远景发展战略,主城区依然是东岸城区、北岸城区、西岸城区,可以说自始至终,环胶州湾都在青岛城市规划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滨海城市情节的束缚下,青岛的城市发展并未完全按照规划来打造。直到去年,环胶州湾主城区的发展迎来了转机,上合经贸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两大国家级战略落地,西海岸还为此高标准规划了桥头堡国际商务区,填补了环胶州湾区域最后的空白。与此同时,各区市也将重点发展区域放在了胶州湾沿岸。此外,跨海大桥、胶州湾高速、海底隧道、新机场高速、地铁1、8、12号线、双元路双积路立交桥、第二条海底隧道等重大交通工程,也将环胶州湾区域结合成为一个更紧密的整体,有助于构建起强大的环胶州湾主城区来引领整个青岛的发展。NO.3
叁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胶州湾作为内海,空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真正的海景,直到他们去过了白沙湾才发现,前海那些俏丽的海景,沙滩、海鸥、夕阳、渔船、滨海木栈道一样不少,还有独具特色的湿地景观。由于此前龙湖滟澜海岸、青特花溪地容积率较低,普遍在1.5左右,产品多以别墅为主,再加上近几年星河湾的持续热销,白沙湾片区逐渐被贴上了改善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在环胶州湾主城区规划的众多板块中,白沙湾是唯一以居住为主的片区,还拥有稀缺海景,打造高端居住区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