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青岛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G丹东线(蓝谷至石棚水库)改建工程及G烟上线(石棚水库至城阳胶州界)改建工程、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胶州段)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正式招标。
即墨蓝谷到胶东机场多条道路工程计划年前开工,项目涉及即墨区、城阳区、胶州市,由财政%出资,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全长48.Km,估算总投资为7475万元。
一、G丹东线(蓝谷至石棚水库)改建工程及G烟上线(石棚水库至城阳胶州界)改建工程:
项目起点位于现状G丹东线与蓝谷齐云山一路T型交叉路口,终点位于棘洪滩水库南侧,城阳胶州界,路线全长41.公里(主线新建高架桥24.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叉、交通附属设施、绿化及环境保护、管线等工程。
主要技术标准为: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公里/小时(局部路段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5.5米,双向六车道,预留远期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条件。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
二、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胶州段):
项目起点位于棘洪滩水库南侧,城阳胶州界,终点位于已建成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南互通立交,全长6.公里(不含G烟上线大沽河先期实施路段,长度2.16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交叉、交通附属设施、绿化及环境保护、管线等工程。
主要技术标准为: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公里/小时,高架桥宽度34米,双向六车道,预留远期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条件。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
其中重要节点有:隧道节点、龙青高速节点、国道节点、墨城路节点、青新高速节点、天山三路青银高速节点、华中路节点、桃源河和李哥庄路段等。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交节点的总体模型,利用BIM技术建立关键工点的精细化模型,进行构造细部优化,并交付道路、桥梁、隧道及附属设施的施工图BIM模型,满足数字化施工管理的需要。地理信息模型应包括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内容。道路模型应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路缘石、边坡、边沟等内容。桥梁模型应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和附属工程等内容。隧道模型应包括洞口、洞身、辅助通道和路面等内容。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加速即墨与城阳和胶州之间的协同发展,为青岛北部区域发展提供便利。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东起蓝谷核心区滨海公路,途经即墨、城阳、胶州三个区市,终点至新机场高速进场路连接线互通立交,预留远期与沈海高速连接条件。是通达胶东国际机场的一条全天候地面快速通道,将填补中心城区北部区域东西向高等级道路空白,强化大北岸城区东西向交通运输能力,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提升我市在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中的龙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快速通道相当一部分是采用了高架桥的形式展开,与该项目配套建设的大沽河大桥节点工程已经开工,该项目未来将于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