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县万家屯是哪里吉林农安县万姓闯关

此前发过不少闯关东后人寻找胶东祖籍地的内容,本文的主题也与此有关,这次要寻根的是来自吉林省农安县的一支万姓人。

据族中传说,这支万姓人的原籍在莱州府即墨县崂山脚下一个叫作“万家屯”的地方,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其先祖闯关东辗转至农安一带定居。

这支万姓人有重视修谱的传统,目前关外保留的宗谱中村有前后十二世的字辈:进、安、正、双字、忠、双字、学、双字、连、山、树、有。而自“有”字辈之后就并没有统一的命名。

此次他们寻根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接续宗谱,完成先人夙愿;二,明确祖籍,使后人知道家族根源。

之前,他们已经尝试与即墨周边部分万姓村庄(如平度南村一带,南村清代属即墨县)进行联系,可惜族谱比对没有成功。在这里,他们也希望知道“万家屯”或者听说过上述字辈的朋友,能帮忙提供线索,不胜感激。

以上是这支万姓闯关东后人寻根的大体信息。笔者虽然暂时也没有清晰的头绪,不过还是查阅了一下相关史料,整理出即墨“万”字开头的村庄以及部分万姓分布地的情况。

查询地图可知,现青岛市即墨区有两个万字开头的村庄(注:清代即墨县范围更大,但其他析出区域并未见有“万”字开头村庄),分别是万家瓦子埠(原店集镇,现属金口镇)和万家井(原牛齐埠乡现属灵山镇)。不过,两者均在即墨北部,距离“崂山”较远,似与农安县万姓传说的地理位置不符。

根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万家瓦子埠为永乐三年万氏由云南迁来建村,因地处丘陵,有洼有埠,故名洼子埠(共有三个洼子埠,各加以姓氏前缀作为区分),后洼子埠演变为瓦子埠。而万家井,虽名称带有万字,但该村为陈姓建村,与万姓并无渊源。

即墨“万”字开头的村庄虽然不多,但与万姓人有渊源的村庄倒也不少。根据《即墨县地名志》《即墨村庄志》《崂山县地名志》等史志资料的记载,现即墨区金口镇南阡村、田横镇南营子村、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南万、北万、铁家庄等村均系万姓人建立,并且都有与明代军户相关的传说。

如金口镇南阡村万姓,据记载为明永乐二年,由云南乌沙卫(乌撒卫)罗锅屯迁居即墨以东七十里卧牛山南居住,因地处古阡村西南,故称南阡。

田横镇南营子村万姓,据记载为明永乐时从军北旋,来此地安营扎寨,称万家营,简称营子。后为与丰城镇营子区别,称南营子。

棘洪滩街道南万村万姓,据记载为明永乐年间由云南乌沙卫(乌撒卫)迁至即墨西南沿海处立村。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即墨万姓主体似为明代军户。而在此语境下,“万家屯”可能就是民间对万姓居住的军屯地的一个通俗称谓。假如此说成立的话,笔者个人认为,田横镇的南营子村或许与农安县万姓人的祖籍地存在某种关联。

其理由大致有三:一,南营子村原名万家营,营与屯含义有相近之处,可能存在混用情况;其二,南营子村虽不在崂山脚下(靠近巉山),但由村庄向西,站在海边远眺,崂山雄姿清晰可见(笔者曾去过一次南营子村旁边的钓鱼嘴村,对此深有体会),先民以此作为地标,也在情理之中;其三,南营子村靠海,有舟楫之利,便于外出闯荡。

当然了,这只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的一种推测,具体如何,还需进一步考证了。欢迎大家尤其是即墨当地朋友多多留言补充指正,共同帮助农安县这支万姓人找到祖籍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9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