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9月29日电“真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换证了,真是省事儿!”乔绪团是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七级社区北岔河村一名经营小超市的个体户。不久前,他发现《食品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得知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如今增加了商事经贸窗口后,便前去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业务。令他没想到的是,从受理到发证仅用了十几分钟。原来,这得益于即墨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牵引,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青岛市率先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镇街,通过区镇联办、上下联动的模式,把审批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真正实现“基层事基层办”。据了解,今年以来,即墨区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4万户,其中在17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新增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超过1.7万件,占比70.8%。除了乔绪团,即墨区青青柳腔剧团负责人孙瑞青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即墨审批服务的新变化。一大早,正组织演员们排练的孙瑞青就接到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即将到期的电话提醒。“多亏审批局工作人员提前一个月就提醒我们去换证。”在即墨,每天像孙瑞青这样接到证照到期提醒短信和电话的市民和企业不在少数,这是即墨区推出的证照到期提醒服务,对药品经营许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29个事项建立审批服务台账,设置提醒时间,在证照到期前,通过电话或者短信提醒的方式告知群众和企业及时延续手续或者办理换证,避免了证照过期重新办理的麻烦。今年以来,即墨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不断畅通便民利企渠道,让群众和企业告别“办证难”。4月份,即墨区自行开发的白话版办事指南网站正式上线,成为省内最先推行办事指南白话改革的区市。这次改革针对标准术语“难懂”又“拗口”的弊病,通过对事项条款添加注解、建立链接、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将公式化、专业化的条文规定及申报材料变成言简意赅、朴实平和的语言,更贴近办事人思维习惯。还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即墨站)、青e办手机APP、即墨政务网和即墨区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