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汽车产业,已然是青岛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在迈向更强的路上,青岛要建一座国际汽车城。
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青岛将以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建设青岛国际汽车城,为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提供支撑。
这是怎样一座“城”?
根据规划,青岛国际汽车城总体规划范围为平方公里。其中,即墨片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莱西片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汽车城不仅将聚焦汽车制造,还将大力发展研发以及服务业板块,打造完整汽车产业生态圈。
规范还还划定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到年,汽车城完成汽车产业链布局,实现汽车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整车产能突破万辆,整车产量突破万辆;
到年,产城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实现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整车产能突破万辆,整车产量突破万辆;
到年,国际化汽车城总体成型,实现汽车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整车产能突破万辆,整车产量达到万辆。
剑指亿,青岛国际汽车城的雄心壮志跃然纸上!
1
即墨:汽车产业优化提升区
去年11月,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在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成投产,并实现首辆整车下线。
即墨历时17个月建设,建成了一座现代化超级工厂,它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和研发中心、试验检测、试车场等设施,可同时实现多款常规动力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混线生产。此外,项目还吸引了2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
这是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成投产的第四个整车项目,也是奇瑞集团最先建成、实现量产的超级工厂,为即墨、为青岛的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紧抓汽车产业新风口的即墨,正在绘制一幅汽车产业链的“全景图”。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设立于年,位于即墨城区北部,是即墨区加快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的现代制造产业新城,也是青岛市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专业功能区,重点布局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作为青岛打造国际汽车城的重要支撑,目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聚集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四大整车龙头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余个,涉及总投资亿元,产品主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底盘系统、汽车座椅、汽车冲压件等多个方面,汽车产业成为全省25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年,园区实现年产值超过亿元。
如今,即墨区汽车产业正瞄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集群化方向,依托四大整车生产基地,扩大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车、专用车产能,加快向年产万辆整车、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值“双千亿”的目标迈进。
这是汽车产业新城的未来之路,也是《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锚定的目标之路,根据规划,南部即墨片区定位为汽车产业优化提升区,依托已有余个汽车制造项目瞄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不断升级。
汽车产业不仅是即墨、莱西两座城市发展的动能,更是架起了城市联动发展的桥梁,即墨定位于此,那么莱西的发力点在哪呢?
2
莱西: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
根据《规划》,北部莱西片区定位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
重点承载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项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项目,以及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
“新能源”作为其中的关键词,与莱西的产业体系不谋而合。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放在莱西市“6+1”产业体系中首位,链条长、覆盖面广,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跨界融合的关键交汇点,莱西不仅提前布局,还跑在了前端。
年7月,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从北京和河北黄骅迁到了莱西,成为山东唯一、青岛首家具备越野车、轿车、货车、轻客、军车、改装车全资质整车制造总部企业,填补了青岛市整车制造总部基地的空白,也是近3年来全国汽车总部基地搬迁成功的唯一一家企业。
作为园区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是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厚积成势、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前,莱西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还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电池—整车生产—汽车后市场”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莱西已拥有北京汽车制造厂等2家整车企业,落户国轩高科、今朝时代、耐克森轮胎、橡六胶管、奥司登精密制造等零部件企业30余家。产业园主导产业集聚度在85%以上,年实现产值82.9亿元,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97.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推动着镇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低端制造型的“浅蓝”产业,迅速向科技创新型、新兴产业型、高端创造型的“深蓝”产业迈进。
未来,莱西将发挥北京汽车制造厂等龙头带动作用,强化配套与整车协同发展,助推千亿级产业链条聚积成势,为加速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注入澎湃动能。
3
南北两城联动发展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而青岛正在努力捕捉产业新风口。
经过十余年厚积薄发,青岛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支撑青岛制造业基本盘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年为例,青岛全市整车产量近万辆,连续3年突破百万,其中新能源汽车近13万辆,创历史新高,青岛全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对青岛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5%,一举超过石化、家电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去年,青岛提出重点发展“7+10+7”24条产业链,第一个“7”是指做大做强七大优势产业链,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
青岛汽车产业规模已迈过千亿大关,如何实现由大到强再次蝶变,已成当务之急。面向未来发展,《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锚定了蓝图。
其中,制造板块将继续发力整车以及零部件制造。目前,汽车城两大片区拥有整车项目6个,下一步将利用整车龙头企业吸附作用,拉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同时加大优质整车项目招引力度。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重点引进高潜力的汽车零配件制造项目。
研发板块,将以专用技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为研发生态目标导向,鼓励一汽解放、北汽制造扩大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奇瑞汽车等新引进项目研发生产并举;推动并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
服务业板块,将围绕汽车物流业、汽车商贸业、汽车文旅产业、汽车人才教育培训产业等方面规划发展。同时,开展金融、保险、融资、法律、资产评估等汽车服务业,并推动企业设立辐射青岛及胶东五市的乘用车、商用车销售中心。
目前,青岛正大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把汽车产业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加快营造一流产业生态,集聚更多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强化配套与整车协同发展,强调南北两城1+1>2的效应,让青岛汽车产业链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全力打造青岛国际汽车城,让业界为之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