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变迁
现在的即墨区
共有11个街道办、4个镇
你知道大即墨各街道办、镇
名字的由来吗?
·十一街道(上)·
··········
通济街道
··········
因即墨城西城门而得名。旧名“临川”又名“钱晖”,因近西河环城北行,流人横河,其商业贸易发达之处乃在西关共济街一带;一条官道与商路直达省城济南府。明万历二十八年(年)重修城池,改题西门旧额为“通济”。
即墨古城通济门
··········
潮海街道
··········
因即墨城东城门而得名。意为“东城门面对浩瀚的大海登其上可隐闻潮声”。明万历版《即墨县志》为“望潮”,东临浩瀚沧海,取意“潮起潮落,观望大海之意”。
即墨古城潮海门
··········
环秀街道
··········
因即墨城南城门而得名。旧名“景岱”,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年)重修城池,易土以砖,因即墨城南面处在秀美山川的环抱之中,改题南门旧额为“环秀”。
即墨古城环秀门
··········
龙山街道
··········
由来因域内龙山(天井山)而得名,龙山历史文化悠久。明万历版《即墨县志》记载:山巅石窍若井,其水常盈,旁有龙王庙,遇旱祷雨多应。
天井山
··········
北安街道
··········
原为“营上”,后改为“北安”。“北”系指方位,位于即墨区北部;“安”寓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并且营上在明清时期,为守海防、御倭寇、防盗贼、保平安,曾设兵营--即墨营于此,有保平安民之意。
北安街道即墨革命烈士纪念馆
··········
温泉街道
··········
因域内多温泉而得名。此地温泉,蒸腾如汤,故称“汤上”。抗日战争后,改为温泉。
温泉街道天泰温泉度假区
··········
鳌山卫街道
··········
据《重修鳌山上清宫碑记》载:鳌山卫乃北宋末年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布道至此,观其僻处海隅,山脉蜿蜒来自西,十字街之东西南北有天然石垒数处,其形如“鳌”,遂名之。
整个鳌山卫古城所处位置的地形,像一只头朝西,尾向东的鳌,故称“鳌山”。为了防御倭寇掠夺,保境安民,明廷把东南沿海一带视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派重兵、立戍卫。得名鳌山卫。
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
来源:即墨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