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中华的早期文化是青铜文化,因为青铜的发展要先于瓷。中国是瓷之故乡,这一点毋庸置疑,商代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6世纪,华夏大地已经出现了瓷器,可惜这个时期瓷器传世不多,且出土多是粗瓷和陶器。青铜器就不一样了,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是夏商周文化的核心要素,青铜器不仅尊为王侯礼器,而且已经进入贵族家庭成为实用器具。青铜文化在西周晚期达到了顶峰,而瓷器直到宋代才真正成熟,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著称于世。当然,瓷后来者居上,势头盖过了铜,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我对铜感兴趣,源自家里的两只青铜爵。我家当时在胶东即墨县田横镇,一个“人家犹有古风存”的古老村落,村里春节祭祖庄严隆重,即或在上个世纪70年代,祭祖之风也未能禁绝。春节临近,家族祭祖的主场设在我大伯父家。大伯父会支起梯子,从天棚上取下油布包好的家谱、牌位、香炉、烛台、青铜爵等等,恭恭敬敬地将家谱挂在墙上,家谱下面安放供桌,铺上大红台布,摆好香炉、烛台、青铜爵等,供家人依次叩头祭拜。因为烛光暗淡,家谱上先祖的画像又面目凛然,少年的我便有些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说来奇怪,当叩首后抬头看到那两只盛满米酒的青铜爵时,心里会生出一丝亲切感来,因为我家中条案上也有同样的两只。两只爵出自哪个朝代没有印象,当时我才上小学一年级,无法给文物断代。后来因为屡次搬家,那两只传世的青铜爵不知所终,成了我心头无法弥补的遗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物价格低廉,造假之风未起,老宅里这两只青铜爵是真品无疑,要是不遗失的话一定会被我尊为至宝。
因为有青铜情结,每到一地我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