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清时期即墨五大名门姓氏,其中是否有

北京痤疮医院地址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千年古城,望族映照。即墨,自古名门将相辈出,从战国的即墨大夫、汉代的王氏家族,到明清的五大望族,都在这里生长、辉煌。提起明清五大望族,老一辈人耳熟能详。快来了解一下吧。

周氏家族

周氏,自明朝开始可谓文官武将辈出。其中,周玉砥被称为周氏代表人物,自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他历任庶吉士检讨、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乡人称其“周祭酒”。他奖掖后进,礼贤下士,后来还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说,可见其影响力。同时,他的文章在当时颇负盛名,《山东通志》称“玉砥文章名天下”。而周玉砥的成功更影响了周氏一族,周姓人以科举起家渐多,家族显赫起来。

蓝氏家族

作为五大望族中历史最悠久的家族,蓝氏家族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而在明清期间,蓝氏家族先后出过5位进士、9位举人、56位贡生、上百位庠生、监生——蓝家有上百人入仕,却无一人贪腐,这就是文化名门蓝家。

蓝氏祖先是在南宋末年迁入即墨的,当时只是普通农耕大众的一分子,而到了蓝氏五世祖蓝章,蓝氏血脉中擅长文学的基因被激发出来,蓝家开始走入仕途。而蓝章的长子蓝田,更是蓝家的代表人物。蓝田从小就被认为是神童,7岁就能日诵千言,善诗对,令考官惊叹:“不期即墨之乡,生此蓝田之玉!”他也因此被称作“山东小圣人”。

黄氏家族

黄家从嘉靖年间开始,便有族人读书入仕,不仅产生了一些位列朝堂的高官,也逐渐养成了诗书传家的家风,涌现出一批在政治、文学、史学、经学等方面颇有建树的族人。

五世祖黄堂,嘉靖时入贡士,文学素著,更在嘉靖为太子时延请为御师;七世祖黄嘉善,文武兼备。治政,他造福一方;带兵,他克敌制胜。九世祖黄培,在明崇祯朝中为官17年,极受明廷器重,清兵入北京后,坚定忠于前朝,并想以身殉国。

郭氏家族

在即墨明清五大望族中,民间流传故事最多的,便是郭氏,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郭琇。

郭琇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勤勉干练,善断疑案,在地方任职期间,“治行为江南最”,很受好评。他不计私利,弹劾权奸,在的权臣面前毫无惧色,被称为“铁面御史”。

而关于郭琇最著名的故事,便是其三疏威震朝野,他先后上《参河臣疏》《纠大臣疏》《参近臣疏》三疏,直指当朝权贵弊病,虽然其后几次被罢官,却也赢得廉洁清正的清名。

杨氏家族

杨氏是明清时期的书宦世家。从明初到清末的余年间,杨氏门第不绝于仕途,虽少有居高位之人,但也有不少名声远播者。诗书传家、积学力行,是他们的祖遗门风,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收藏有来自杨家的诗、文多达30部。

明清时期,杨氏族人在即墨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代表人物为杨良臣。杨良臣单骑抚“寇”的故事堪称传奇,时山西境内多“寇”,“寇”居深山,层峦叠嶂,无路进兵,他都是单骑入寨,宣威喻法,先后平抚数万人,功绩卓著。另外,杨氏家族中“杨盐不媚上官”、“杨遇吉乞兵解围即墨城”等故事都至今还为人们乐道。

即墨明清时期的五大望族——周、黄、蓝、杨、郭,以仕途而崛起,以卓越政绩扬名数百年,因而成为即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一笔重彩。千年古城因名人辈出而荣耀至今。

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